- 企業
- 供應
- 求購
- 資訊
發布時間:2020-11-05
推薦學校:東北大學[查看詳細信息] | 合作方式: |
聯系人:張衛軍,池中源,楊強大,伊智,李國軍,劉石 | 所處階段: |
項目內容:
成果完成人:張衛軍 池中源 楊強大 伊智 李國軍 劉石
第一完成單位:東北大學
成果簡介:
我國菱鎂礦儲量約占全世界儲量的31%,資源豐富,產業群體集中,素有“中國鎂都”之稱的遼寧大石橋市,依托資源優勢已經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。但我國電熔鎂產業結構落后,高能耗、高污染已成為行業發展的壁壘。 經測試發現,鎂熔砣內部潛熱的能量值高達1300kWh/t,這部分能量的回收利用是行業節能減排的關鍵。由遼寧省生產力中心牽頭組織的“電熔鎂產業循環經濟技術集成示范應用”被確立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(863計劃)項目,并列入2010年和“十二五”遼寧省科技計劃“低品位菱鎂礦高效制備電熔鎂砂的節能減排技術與裝備”主題項目。本次申報的電熔鎂高效余熱回收及應用即為863項目中鎂熔砣余熱回收專項課題內容和應用成果。本項申報發明內容包括鎂熔砣余熱回收工藝、鎂熔砣余熱回收的關鍵技術及最終完成的余熱回收裝置。主要技術內容如下: (1)電熔鎂熔砣余熱回收利用技術及裝置(ZL 2011 1 0003308.8) (2)一種帶有余熱回收裝置的鎂熔砣生產工藝及裝置(ZL 2014 1 0438417.6) (3)一種鎂熔砣余熱回收工藝及裝置(ZL 2014 1 0437033.2) (4)一種鎂熔砣余熱直接預熱物料工藝及裝置(ZL 2014 1 0436588.5) (5)一種鎂熔砣脫皮裝置及其使用方法(ZL 2014 1 0436614.4) (6)一種水冷壁式鎂熔砣余熱回收裝置(ZL 2014 2 0500341.0) 本項目授權發明專利五項,實用新型一項,建設了一條熱水回收窯和一條熱水、熱風回收與物料預熱一體化的余熱回收窯兩項示范工程。兩條余熱回收窯作為電熔鎂余熱回收的標志,已在大石橋東吉集團電熔鎂產業基地獲得應用。 熱水回收窯產生熱水,冬季供暖,夏季連接吸附式制冷機組制冷,供應面積約9000㎡。實測結果表明,熱水循環水量30t/h左右,供水溫度為70~80℃,余熱回收率>30%,節約電能390kWh/t左右。 綜合回收窯實現了熱水與熱風同時回收,熱水也用于供暖和制冷,供應面積也約9000㎡。熱風用于物料的干燥和預熱,熱礦直接入爐進行熔煉,實現余熱在電熔鎂生產工藝中的自身應用,礦石預熱溫度達到300℃左右,實現工藝節電250~300kwh。 我國現有傳統電熔鎂爐1500多臺,年產電熔鎂砂500萬t。如全部實現鎂熔砣余熱回收改造,按每噸電熔鎂砂產品節電300kWh 計,年可節電15 億kWh。該技術的研究成果對同行業具有普遍意義,可廣泛應用到遼寧、山東、河北、內蒙等眾多菱鎂礦企業的技術改造或新廠的建設,因而具有廣泛的市場應用前景。
成果類別:應用技術
成果水平:國際領先
研究起止時間:2011-09~2014-08
評價形式:驗收